泉源: 人民司法特别提示:凡本号注明“泉源”或“转自”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,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地方有。所分享内容为作者小我私家看法,仅供读者学习参考,不代表本号看法《关于行政机关卖力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划定》的明白与适用本文刊登于《人民司法》2020年第22期作者:黄永维 梁凤云 章文英作者单元: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《关于行政机关卖力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划定》(以下简称《卖力人出庭应诉划定》)于 2020 年 3 月 23 日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797 次集会讨论通过,于 2020 年 7 月 1 日正式实施。
这是在我国基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法治政府的收官之年,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一部重要的行政诉讼司法解释。这部司法解释的公布,将对推进严格规范文明执法、促进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、推进人民法院行政审判事情发生努力影响。一、《卖力人出庭应诉划定》的制定配景近年来,党中央、国务院对于增强和革新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事情极为重视,对建设法治政府、推进依法行政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作出重要部署。
十八届四中全会《决议》明确提出要“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、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、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”。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划定:“被诉行政机关卖力人应当出庭应诉。不能出庭的,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事情人员出庭”,正式以立法形式确立了行政机关卖力人出庭应诉制度。
2016 年,国务院办公厅下发《关于增强和革新行政应诉事情的意见》,也明确要求“依法推行出庭应诉职责。被诉行政机关卖力人要带头推行行政应诉职责,努力出庭应诉”。
同年,中办、国办印发《党政主要卖力人推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职责划定》,也对党政主要卖力人抓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。2017 年 11 月 13 日,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726 次集会通过了《关于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解释》(以下简称《行诉解释》),自 2018 年 2 月 8 日起施行。《行诉解释》用 5 个条文对行政机关卖力人出庭应诉问题作了基本划定,对行政机关卖力人出庭应诉制度的贯彻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可是,在司法实践中,行政机关卖力人出庭应诉又泛起了一些新问题:卖力人出庭的比率整体不高,一些行政机关不明白、不配合出庭应诉事情时有发生,有的行政机关卖力人出庭应诉肩负较重等,亟需统一规范。同时,《行诉解释》由于容量限制,对相关内容还需要作进一步划定。为了正确明白和适用行政诉讼法,充实发挥行政机关卖力人出庭应诉制度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功效 , 最高人民法院于 2018 年启动了行政机关卖力人出庭应诉司法解释的制定事情。
二、《卖力人出庭应诉划定》的基本遵循最高人民法院在制定《卖力人出庭应诉划定》时,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:一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。在制定历程中,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始终把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、十九大精神摆在突出位置。特别是,认真落实人民主体职位,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基础宗旨,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,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、更高效、更优质的司法服务,不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,充实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。二是始终坚持以服务法治政府建设为重要任务。
党的十八大把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确立为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的之一。建设法治政府要充实发挥“关键少数”的重大作用。
《卖力人出庭应诉划定》通过明确行政机关卖力人出庭应诉法式,健全通过行政诉讼运动发现问题、发现短板的良性机制,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,促进政府依法全面推行职能,加速建设法治政府。三是始终坚持以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为重要目的。《卖力人出庭应诉划定》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,坚持对被诉行政行为正当性审查原则,坚持以解决行政争议为重要目的。
人民法院作为化解行政纠纷的最后一道关口,就是要把化解“官”民纠纷、提倡“官”民平等、实现“官”民和谐放在重要位置。《卖力人出庭应诉划定》通过明确卖力人出庭应诉法式,进一步实现“官”民面临面处置惩罚纠纷,进一步推举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化解。
四是始终坚持以推进诉源治理为重要使命。人民政府是为人民服务、对人民卖力的政府,政府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行职能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是建设法治政府第一位的要求。《卖力人出庭应诉划定》进一步规范了群众诉求表达、利益协调、权益保障机制,进一步完善了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,进一步富厚了诉源治理机制的内在和实践。三、《卖力人出庭应诉划定》的主要内容《卖力人出庭应诉划定》全文共 15 条,主要划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:(一)明确行政机关卖力人出庭应诉的界说和规模,确保卖力人出庭应诉制度的正确适用1.明确了行政机关卖力人出庭应诉的内在。
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划定的被诉行政机关卖力人出庭应诉,是指被诉行政机关卖力人依法在第一审、第二审、再审等诉讼法式中出庭到场诉讼,行使诉讼权利,推行诉讼义务。它包罗 3 个层面:一是仅限于诉讼法式,不包罗观察等法式。二是不限于行政机关,还包罗其他具有行政诉讼被告主体资格的行政主体。
三是不限于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,还包罗应当追加为被告而原告差别意追加,人民法院通知以第三人身份到场诉讼的行政机关。2.明确划定了行政机关卖力人及相应的事情人员规模。包罗 3 个方面的内容:一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卖力人出庭应诉事情,适度扩大卖力人规模。在。
本文来源:yobo体育app-www.cnsysmb.com